男孩误食药片
结果成了半植物人!
大家的家中一定会有常备药品吧,都放在哪里呢?
上锁的抽屉、床头柜、专门的医药箱,还是随手放?
不管放在哪里,我们都希望各位家长们把药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。
如果孩子误食了,后果不堪设想!
2021年有这样一条新闻,看得我心惊胆战。
在河北邢台,有一名2岁男童小梓言将家里治肠炎的药片(复方地芬诺酯片)当作糖果,吞食了30多片,结果小梓言诊断为急性药物中毒及呼吸衰竭。
所幸家人送医及时,经过一天的抢救,小梓言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。
但惨痛的后果是这个家庭不能承受的:
年仅2岁的小梓言痊愈后不能说话,也不能动,成为半植物人。
后续的治疗费用,一年需要花费20~30万,小梓言的家庭需要筹集到五十万元,才能确保儿子之后的治疗。
医生的后续诊断让这个家庭备受打击:如果小梓言想完全治好,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长大,很难很难。
孩子母亲表示,当天家人疏于看管孩子,突然听到孩子“哇”的一声大哭,眼看着孩子脸已经涨成了黑紫色,赶紧带着孩子来看医生。
不是我说,这家人的心也太大了。
2岁的孩子正是热衷于探索世界的年龄,他们面对新奇的东西,往往会舔一舔,碰一碰。没有家人的看护,他们很可能把所有没见过的东西都尝一遍。
家长们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,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,看护好这些祖国的花朵。
日常物品注意摆放
防止孩子误食
不单单是药品要收拾妥当,有些物品也要摆放妥当。否则,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。
①洗衣凝珠
想必大家都用过洗衣凝珠吧?这是一种高浓缩的洗衣液,里面活性剂的含量很高。
而且使用方便,只需要扔在洗衣机里就可以了。
但是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注意了!
由于市面上的洗衣凝珠设计的五颜六色,还带有果香味,具有迷惑的外表很容易被孩子误食。
再加上洗衣凝珠遇水即化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网站上就有这样一个案例:
广州一名2岁男童误食洗衣凝珠后呼吸困难,险些致命。
所幸孩子吃进去的洗衣凝珠并不多,经过及时抢救,没有酿成惨痛的后果。
现在市面上很多洗衣凝珠的包装上都有【远离儿童】、【禁止入口】、【防止入眼】等安全警告,但很多人并不在意,用完洗衣凝珠就随手一放,导致孩子误食。
②玩具
现在的孩子,手边都有一大堆玩具。但其中不乏劣质产品:
有的娃娃没玩几次,眼珠子就掉了。玩具小车没摆弄几下,车轮也掉了。
这些脱落的玩具部件,很可能成为致命杀手!
2020年宁波就有一起误吞玩具的案例:
一名1岁女童在玩耍时,将玩具吞了下去,卡住了喉咙。经过抢救,孩子脱离危险回家休养去了。
无独有偶,陕西咸阳一名5岁半的男童小风吞食了14颗磁力珠,并紧急送医治疗。
拍片一看,小风的腹部有14颗磁力珠呈环形排列。
这14颗磁力珠造成小风的大面积肠管坏死,需要切除2米的肠管。
最终手术顺利完成,14颗磁力珠被逐一取出,小风在切除2米肠管后,脱离危险期,可以正常进食。
③灭鼠药/灭蟑药
在日常生活中,老鼠频繁活动,投放灭鼠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灭鼠方法。
目前市场上的灭鼠药大多数是颜色鲜艳的糖丸形状,很多儿童容易混淆以为是糖果。
再加上小孩子的好奇心强,容易误食灭鼠药,从而危及生命。
所以,老鼠药要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,最好晚上放,早上收。
各位家长们,所有孩童可以伸手触碰的地方,都必须确保安全;如果有抽屉,必须有安全扣锁。
此外,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危险,对于年幼的孩子,家长要注意以下这些食物:
软滑类食物(果冻,布丁等)
容易卡气管
大颗坚果
如果孩子将坚果整颗吞下,容易卡住孩子喉咙
有核有籽的食品(杏、西瓜、荔枝、葡萄等)
一定要先取出核才能给孩子吃;
黏性食品(年糕、粽子、糯米)
孩子牙齿还在发育,此类食品不容易嚼烂,且不利于消化;
此外,还有几点提醒:
1.家中药物要放好,盖子盖紧,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,最好还是孩子看不见的地方。不要在孩子面前频繁服药,以免孩子模仿。
2.给孩子喂药的时候,要正确解释药物的作用,不要欺骗孩子这是糖果,不要怕孩子对药物产生抗拒之心,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。
3.平时要教育孩子,任何东西都不能随便拿起来吃,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。
4.环境清洁用品或杀虫剂应集中收纳在加锁的橱柜中。
5.过期未用完的药物应确实依照药物回收管道丢弃。